座谈会御书学习
01日 6月, 2025年
为了使命而承担烦恼
1 Min(s)
01日 6月, 2025年
思及我等作佛无疑,何叹之有?生作为皇妃,又如何?生于天上,又有何益!继龙女之迹,得入摩诃波舍波提比丘尼之列矣。悦哉、悦哉!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妙法莲华经,须为唱之。
(《弓箭御书》,御书文白Ⅱ,295页)
白话文:想到我们毫无疑问地一定能成佛,怎么会有哀叹呢?出生为王妃,又是怎样呢?生在天上,又有什么好处?您一定能追随龙女的足迹,能进入摩诃波舍波提比丘尼的行列。真是欢喜、真是欢喜啊!请唱念南无妙法莲华经、南无妙法莲华经。
拜读重点
- 提升境界,把“宿命”变为“使命”。
- 把烦恼变为祈求,涌现生命力。
背景
本篇御书是1276年3月,日莲大圣人55岁时,写给下总国(今千叶县北部)门人富木常忍之妻子的书信。富木常忍奉持亡母遗骨至身延探访大圣人时,大圣人托他带回此信,交给病中的女居士。
信中大圣人鼓励女居士说,她将继开辟女人成佛之道的“龙女”之后,确信她必能成佛,并教导长年为病痛所苦的她,要与疾病及苦难奋战的意义。
词语解释
【龙女】海龙宫娑竭罗龙王的八岁蛇身女儿,出自《法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龙女成佛不仅被视为一切女人皆能成佛的典范,也被用来比喻“即身成佛”。
【摩诃波舍波提比丘尼】释尊的奶妈,也是释尊最初的女门人。获佛授记在未来将成为“一切众生喜见佛”。
内容重点
遇到苦难时,人们总会问“为什么会这样?”,往往会因眼前的苦难而疑惑。
所以,大圣人教导门人要提升境界。
本节御文教示,即使当上无忧无虑的王妃,或生在天界又怎样?这些喜悦毕竟不是永远的。
大圣人以女人成佛的“龙女”以及“摩诃波舍波提比丘尼”的例子,断言富木女居士必能成佛,并教导长年受病痛所苦的她,要与疾病及苦难奋战的意义。
如果只把苦难视为“宿业”,就会变得消极,所以要把苦难当成是“为了使命而承受的烦恼”“自己曾誓愿要靠信心克服的事”“为了要展现佛法伟大的力量,拯救众人”—如此涌现积极思考的强盛生命力,就是把“宿命”变为“使命”的生活方式。
人如果自觉使命,就会变得无比坚强。不只是自己能跨越一切,也能以自己的胜利体验为众人开辟成佛之道。这样下定决心,勇气与希望之光将照耀被苦难阴霾所蒙蔽的心。
要怎么做才能提升境界呢?
户田先生常说:“令自己幸福不算什么,是简单的事。要令他人也幸福,才是信心的真谛。”
利他的一念将成为“境界革命”的旋转轴。鼓励他人的行动,将成为孕育、传播自他一同“人间革命”的力量。
具体来说,就是要把烦恼变为祈求。
日莲佛法并不是一味寻求帮助的软弱信仰。以不屈不挠的信念涌现希望,才是日莲佛法的祈求。而这股佛的智慧与力量的泉源,就是南无妙法莲华经的唱题行。能否涌现生命力,一切取决于信心。
只要好好唱题,“绝对要胜利给大家看”的勇气就会源源涌现。
即使问题无法马上解决,“地狱的痛苦立刻全部消除”(御书文白I,211页)的时候一定会到来。往往最困扰自己的难题,
却变成最能让境界提升的转机。通过祈求,不但能在胸中升起使命的欢喜太阳,也能让今世的人生发放最耀眼的光辉。
最辛苦的人,最有权利获得幸福。背负严酷宿命的人,才能承担及达成崇高的使命。
让我们彻底确信自己是尊贵的存在,相信自己的潜力,一起贯彻誓愿的决心,开创彼此的胜利人生。
(SGM教学部编)
池田先生指导
“愿兼于业”可说是佛法宿命转换论的结论。直截了当来说,就是“化宿命为使命”的人生观。
人生中所发生的事,必有其含意,发掘并找出其含意,是佛法信仰者的人生之道。没有一件事情是毫无意义的,任何宿命必有其深远的含意。
这种想法并非仅止于心态的层面,改变世界也是始于一念的变革,这是佛法的定理。“要把宿命转换为使命”的坚强一念,将能大为改变现实世界。通过一念的变革,不管任何苦难,都能化为打造与锻炼自身生命的喜悦泉源。化悲哀为创造的泉源,才是佛法信仰者的人生观。
(《创造幸福与和平的智慧》第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