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ifications
No notifications
Bigger Text

Contrast

Bigger Text

Contrast

Menu
Menu
0
Back
Back

Accessibility

Change Language

Change Language

Accessibility

Bigger Text

Contrast

Share

总编辑

许锡辉

编辑

谢国平

汇编

卢佩贤

校对

林雪珊

美术编辑

赵明达

设计

许慧昭

摄影

林兴、林振辉、圣教新闻社

发行

柯天之、黄诗颢

封面箴言

池田大作

封面摄影

林兴

《流》编辑部

Wisma Kebudayaan SGM
No. 243, Jalan 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电邮:publication@sgm.org.my

订阅服务,请咨询电邮:
magazine@sgm.org.my

电话号码:
018-388 4997
03-9075 6876

In This Issue

池田大作先生讲义

伸一感到必须纠正学生们对就业的想法。 “世上没有一家公司 是稳定的,因为社会不断 在变化。 每家公司天天都必须为了生存而拼命。业绩逐年成长的公司要不断开发商品、改革机构,认真经营企业。例如,即使是食品公司,也要涉足医药领域或下功夫研究开发, 打开出路,以求存活。 每个行业都在竞争, 不是并吞别人,就是被别人并吞。即使直到昨天都顺利经营,也不知道今天会变得如何?这就是现实。 进入大公司,也可能被派到别的公司,或被裁员,公司也可能倒闭吧! 所以,抱持“只要进 内田健一郎绘 人这家公司就安心,将来生活就有保障”之类的想法是错误的。”(中略)“要就业就得下定决心,什么工作都愿意做。”(中略) 大家听着,不停地点头。 “不论社会或企业都不断在变化。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不去工作,或没干劲,就是任性、懦弱,也是失败。 一旦就业,可能必须做自己完全不擅长的工作,也可能遇到令人讨厌的上司或前辈,为人际关系苦恼不堪。但是,抱持工作就是挑战、决心成为职场胜利者投入工作时,公司就会成为磨练自己的修行场所。”伸一感到必须纠正学生们对就业的想法。 “世上没有一家公司 是稳定的,因为社会不断 在变化。 每家公司天天都必须为了生存而拼命。业绩逐年成长的公司要不断开发商品、改革机构,认真经营企业。例如,即使是食品公司,也要涉足医药领域或下功夫研究开发, 打开出路,以求存活。 每个行业都在竞争, 不是并吞别人,就是被别人并吞。即使直到昨天都顺利经营,也不知道今天会变得如何?这就是现实。 进入大公司,也可能被派到别的公司,或被裁员,公司也可能倒闭吧! 所以,抱持“只要进 内田健一郎绘 人这家公司就安心,将来生活就有保障”之类的想法是错误的。”(中略)“要就业就得下定决心,什么工作都愿意做。”(中略) 大家听着,不停地点头。 “不论社会或企业都不断在变化。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不去工作,或没干劲,就是任性、懦弱,也是失败。 一旦就业,可能必须做自己完全不擅长的工作,也可能遇到令人讨厌的上司或前辈,为人际关系苦恼不堪。但是,抱持工作就是挑战、决心成为职场胜利者投入工作时,公司就会成为磨练自己的修行场所。”伸一感到必须纠正学生们对就业的想法。 “世上没有一家公司 是稳定的,因为社会不断 在变化。 每家公司天天都必须为了生存而拼命。业绩逐年成长的公司要不断开发商品、改革机构,认真经营企业。例如,即使是食品公司,也要涉足医药领域或下功夫研究开发, 打开出路,以求存活。 每个行业都在竞争, 不是并吞别人,就是被别人并吞。即使直到昨天都顺利经营,也不知道今天会变得如何?这就是现实。 进入大公司,也可能被派到别的公司,或被裁员,公司也可能倒闭吧! 所以,抱持“只要进 内田健一郎绘 人这家公司就安心,将来生活就有保障”之类的想法是错误的。”(中略)“要就业就得下定决心,什么工作都愿意做。”(中略) 大家听着,不停地点头。 “不论社会或企业都不断在变化。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不去工作,或没干劲,就是任性、懦弱,也是失败。 一旦就业,可能必须做自己完全不擅长的工作,也可能遇到令人讨厌的上司或前辈,为人际关系苦恼不堪。但是,抱持工作就是挑战、决心成为职场胜利者投入工作时,公司就会成为磨练自己的修行场所。”伸一感到必须纠正学生们对就业的想法。 “世上没有一家公司 是稳定的,因为社会不断 在变化。 每家公司天天都必须为了生存而拼命。业绩逐年成长的公司要不断开发商品、改革机构,认真经营企业。例如,即使是食品公司,也要涉足医药领域或下功夫研究开发, 打开出路,以求存活。 每个行业都在竞争, 不是并吞别人,就是被别人并吞。即使直到昨天都顺利经营,也不知道今天会变得如何?这就是现实。 进入大公司,也可能被派到别的公司,或被裁员,公司也可能倒闭吧! 所以,抱持“只要进 内田健一郎绘 人这家公司就安心,将来生活就有保障”之类的想法是错误的。”(中略)“要就业就得下定决心,什么工作都愿意做。”(中略) 大家听着,不停地点头。 “不论社会或企业都不断在变化。如果不符合自己的愿望,就不去工作,或没干劲,就是任性、懦弱,也是失败。 一旦就业,可能必须做自己完全不擅长的工作,也可能遇到令人讨厌的上司或前辈,为人际关系苦恼不堪。但是,抱持工作就是挑战、决心成为职场胜利者投入工作时,公司就会成为磨练自己的修行场所。”

池田大作先生指导

草创会员们的脑海里,只要一浮现户田先生的慈祥脸庞,就会想起师的鼓励,进而奋勇挑战三障四魔,借此确立了不朽的幸福境界。所以,唯有与魔奋战,才能通往一生成佛的直道,这就是日莲大圣人佛法的精髓。 《兄弟抄》就是在教导面临大难的池上兄弟,如何迎击障魔,达成成佛的信心真谛。 大圣人在本抄中分成三点,来说明为何信仰《法华经》的人会不断遇到难,以及因《法华经》而受苦受难的意义。 第一点,会出现难是因为“第六天魔王”为阻碍法华经行者的成佛,进入智者、国王、父母、妻儿的身中,来恼乱法华经行者。 第二点,是因为修行者原本背负着“宿业”才会受难。然而, 因《法华经》所承受的难,无非是“转重轻受的功德”。 第三点,大圣人阐释难是诸天善神给予的“信心考验”, 含有为迈向成佛而有的“生命锻炼”之意义。 2《兄弟抄》;日莲大圣人写给池上宗件、宗长兄弟及其夫人们的一封长篇书信,鼓励他们团结一致跨越困难。文中从不同的观点——————第六天魔王的作用,过去请法的重罪、诸天善神的考验,阐明了受难的意义。当时池上兄弟的父亲是真言律宗的僧侣,极乐寺良视的康诚信徒, 故反对兄弟俩的信仰,更与长子宗仲断绝父子关系。当时断绝父子关系,意味着丧失家业继承权,等同于社会身份被剥夺,哥哥曾一度被解除断绝父子关系,即使后来再度被断绝,但他们兄弟与夫人们仍然贯彻信心到底,最终父亲也一起走在相同的信仰之道。 3 第六天魔王:以古代印度的世界观,住在欲界最上层的第六天,阻碍佛造修行之魔王。亦称为他化自在天王。 4 转重轻受:出自《涅槃经·卷三十一》。意指,由于护持正法的功德,得以转变过去世犯下的重罪,在現世轻受报应。 5 诸天善神:守护法华经行者的香神。负责守护民众与国土,还有招福的作用。例如,梵天、帝释、八幡大菩萨、天照大神、四天王等等。 宿命转换乃生命最高的磨练 铁经过不断加热、锤炼,能捶打出造成铁脆弱的不纯物质, 若能更加捶打,就能更坚硬。大圣人说,同样的道理,池上兄弟就是因为信心强盛,才能逼出过去世的重罪,在今世承受苦难的果报。 各各深信法华经,是以逼出过去重罪。譬如,铁以锤炼而见其疵,石烧之成灰,而金烧之成真金。 《《兄弟抄》,御书文白Ⅱ,114页) 白话文:你们各自都竭尽全力信受《法华经》,所以逼出了过去重罪。譬如,生铁经过锤炼才露出它的瑕疵,石头经过火烧变成灰烬,金经由火烧成真金。 诚如大圣人所言,在转重轻受、宿命转换的过程中,苦难的意义会加深,具有“磨练信心”“锻炼生命”的意义。 唯有在面对宿命当中,才能磨练与强化我们的信仰。人被烦恼或苦难的“业火”焚烧时,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如果“信念薄弱”,就会化成灰烬散去。“信念坚强”,就能成为真金,绽放光芒 苦斗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19岁时,幸逢牧口先生的户田先生,于1920年4月的《青春手记》写道:“既然被赋予成为国家栋梁,世界领导之草创会员们的脑海里,只要一浮现户田先生的慈祥脸庞,就会想起师的鼓励,进而奋勇挑战三障四魔,借此确立了不朽的幸福境界。所以,唯有与魔奋战,才能通往一生成佛的直道,这就是日莲大圣人佛法的精髓。 《兄弟抄》就是在教导面临大难的池上兄弟,如何迎击障魔,达成成佛的信心真谛。 大圣人在本抄中分成三点,来说明为何信仰《法华经》的人会不断遇到难,以及因《法华经》而受苦受难的意义。 第一点,会出现难是因为“第六天魔王”为阻碍法华经行者的成佛,进入智者、国王、父母、妻儿的身中,来恼乱法华经行者。 第二点,是因为修行者原本背负着“宿业”才会受难。然而, 因《法华经》所承受的难,无非是“转重轻受的功德”。 第三点,大圣人阐释难是诸天善神给予的“信心考验”, 含有为迈向成佛而有的“生命锻炼”之意义。 2《兄弟抄》;日莲大圣人写给池上宗件、宗长兄弟及其夫人们的一封长篇书信,鼓励他们团结一致跨越困难。文中从不同的观点——————第六天魔王的作用,过去请法的重罪、诸天善神的考验,阐明了受难的意义。当时池上兄弟的父亲是真言律宗的僧侣,极乐寺良视的康诚信徒, 故反对兄弟俩的信仰,更与长子宗仲断绝父子关系。当时断绝父子关系,意味着丧失家业继承权,等同于社会身份被剥夺,哥哥曾一度被解除断绝父子关系,即使后来再度被断绝,但他们兄弟与夫人们仍然贯彻信心到底,最终父亲也一起走在相同的信仰之道。 3 第六天魔王:以古代印度的世界观,住在欲界最上层的第六天,阻碍佛造修行之魔王。亦称为他化自在天王。 4 转重轻受:出自《涅槃经·卷三十一》。意指,由于护持正法的功德,得以转变过去世犯下的重罪,在現世轻受报应。 5 诸天善神:守护法华经行者的香神。负责守护民众与国土,还有招福的作用。例如,梵天、帝释、八幡大菩萨、天照大神、四天王等等。 宿命转换乃生命最高的磨练 铁经过不断加热、锤炼,能捶打出造成铁脆弱的不纯物质, 若能更加捶打,就能更坚硬。大圣人说,同样的道理,池上兄弟就是因为信心强盛,才能逼出过去世的重罪,在今世承受苦难的果报。 各各深信法华经,是以逼出过去重罪。譬如,铁以锤炼而见其疵,石烧之成灰,而金烧之成真金。 《《兄弟抄》,御书文白Ⅱ,114页) 白话文:你们各自都竭尽全力信受《法华经》,所以逼出了过去重罪。譬如,生铁经过锤炼才露出它的瑕疵,石头经过火烧变成灰烬,金经由火烧成真金。 诚如大圣人所言,在转重轻受、宿命转换的过程中,苦难的意义会加深,具有“磨练信心”“锻炼生命”的意义。 唯有在面对宿命当中,才能磨练与强化我们的信仰。人被烦恼或苦难的“业火”焚烧时,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如果“信念薄弱”,就会化成灰烬散去。“信念坚强”,就能成为真金,绽放光芒 苦斗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19岁时,幸逢牧口先生的户田先生,于1920年4月的《青春手记》写道:“既然被赋予成为国家栋梁,世界领导之草创会员们的脑海里,只要一浮现户田先生的慈祥脸庞,就会想起师的鼓励,进而奋勇挑战三障四魔,借此确立了不朽的幸福境界。所以,唯有与魔奋战,才能通往一生成佛的直道,这就是日莲大圣人佛法的精髓。 《兄弟抄》就是在教导面临大难的池上兄弟,如何迎击障魔,达成成佛的信心真谛。 大圣人在本抄中分成三点,来说明为何信仰《法华经》的人会不断遇到难,以及因《法华经》而受苦受难的意义。 第一点,会出现难是因为“第六天魔王”为阻碍法华经行者的成佛,进入智者、国王、父母、妻儿的身中,来恼乱法华经行者。 第二点,是因为修行者原本背负着“宿业”才会受难。然而, 因《法华经》所承受的难,无非是“转重轻受的功德”。 第三点,大圣人阐释难是诸天善神给予的“信心考验”, 含有为迈向成佛而有的“生命锻炼”之意义。 2《兄弟抄》;日莲大圣人写给池上宗件、宗长兄弟及其夫人们的一封长篇书信,鼓励他们团结一致跨越困难。文中从不同的观点——————第六天魔王的作用,过去请法的重罪、诸天善神的考验,阐明了受难的意义。当时池上兄弟的父亲是真言律宗的僧侣,极乐寺良视的康诚信徒, 故反对兄弟俩的信仰,更与长子宗仲断绝父子关系。当时断绝父子关系,意味着丧失家业继承权,等同于社会身份被剥夺,哥哥曾一度被解除断绝父子关系,即使后来再度被断绝,但他们兄弟与夫人们仍然贯彻信心到底,最终父亲也一起走在相同的信仰之道。 3 第六天魔王:以古代印度的世界观,住在欲界最上层的第六天,阻碍佛造修行之魔王。亦称为他化自在天王。 4 转重轻受:出自《涅槃经·卷三十一》。意指,由于护持正法的功德,得以转变过去世犯下的重罪,在現世轻受报应。 5 诸天善神:守护法华经行者的香神。负责守护民众与国土,还有招福的作用。例如,梵天、帝释、八幡大菩萨、天照大神、四天王等等。 宿命转换乃生命最高的磨练 铁经过不断加热、锤炼,能捶打出造成铁脆弱的不纯物质, 若能更加捶打,就能更坚硬。大圣人说,同样的道理,池上兄弟就是因为信心强盛,才能逼出过去世的重罪,在今世承受苦难的果报。 各各深信法华经,是以逼出过去重罪。譬如,铁以锤炼而见其疵,石烧之成灰,而金烧之成真金。 《《兄弟抄》,御书文白Ⅱ,114页) 白话文:你们各自都竭尽全力信受《法华经》,所以逼出了过去重罪。譬如,生铁经过锤炼才露出它的瑕疵,石头经过火烧变成灰烬,金经由火烧成真金。 诚如大圣人所言,在转重轻受、宿命转换的过程中,苦难的意义会加深,具有“磨练信心”“锻炼生命”的意义。 唯有在面对宿命当中,才能磨练与强化我们的信仰。人被烦恼或苦难的“业火”焚烧时,才能发挥真正的价值。如果“信念薄弱”,就会化成灰烬散去。“信念坚强”,就能成为真金,绽放光芒 苦斗中才能成为真正的人 19岁时,幸逢牧口先生的户田先生,于1920年4月的《青春手记》写道:“既然被赋予成为国家栋梁,世界领导之

名言隽语

心灵的春天

胜利的人学

第63回 发挥地涌的潜力吧!

师弟凯歌的记忆

第9回 摄影作品 ― 用眼睛吟咏的诗第9回 摄影作品 ― 用眼睛吟咏的诗第9回 摄影作品 ― 用眼睛吟咏的诗第9回 摄影作品 ― 用眼睛吟咏的诗

华阳姐妹谈御书

如何增进与朋友的关系?

座谈会御书学习

信心强盛、勇敢奋战,必受诸天守护

座谈问答

什么是“扩大佛缘”?

妇人部小组御书学习

在善的网络中培育后继者

妙法之光

致胜的一念创造光荣实证

体验

以信心缔结“笑容之缘

佛教童话故事

尊敬万人的不轻

总编辑

许锡辉

编辑

谢国平

汇编

卢佩贤

校对

林雪珊

美术编辑

赵明达

设计

许慧昭

摄影

林兴、林振辉、圣教新闻社

发行

柯天之、黄诗颢

封面箴言

池田大作

封面摄影

林兴

《流》编辑部

Wisma Kebudayaan SGM
No. 243, Jalan Bukit Bintang, 55100 Kuala Lumpur, Malaysia
电邮:publication@sgm.org.my

订阅服务,请咨询电邮:
magazine@sgm.org.my

电话号码:
018-388 4997
03-9075 6876

In his 39th Peace Proposal issued on January 26, Value Creation in a Time of Crisis, SGI President Daisaku Ikeda addressed major issues such as the COVID-19 pandemic, building a global culture of harmony and human rights, the need to get rid of nuclear weapons and the climate crisis. He proposed solutions for overcoming these challenges and called on the global community to together build a society realising “happiness for both oneself and others through bringing into full play the human capacity to create value.” [1]

When we look at the world today, people are only concerned about their own interests. Most people only care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ir own families, placing their personal concerns above all else. People even resort to unethical methods, even damaging and sacrificing the needs of others in order to fulfil their own interests.

Looking at our pandemic-stricken society as an example, we can see that many people have had their spirits crushed and livelihoods destroyed – they are in dire straits. But the cruel reality is that they are ignored or discriminated against, – even excluded – leaving them isolated and helpless.

Even where the supply of vaccines is concerned, we see that countries only take care of their own needs and turn a blind eye to the needs of other countries.

On this, President Ikeda stressed that we must have the determination to never leave behind those struggling in the depths of adversity, lending them a helping hand, and shine the warm glow of concern in their lives. We must enable them to bring forth the strength to live with dignity and strive to build the foundations for a society where the word “misery” is eradicated.

In “The Three Virtues of Food,” Nichiren Daishonin writes: “If one gives food to others, one will improve one’s own lot, just as, for example, if one lights a fire for others, one will brighten one’s own way.” (WND-2, pg 1060) This teaches us that when we contribute to the wellbeing of others, we ourselves will receive benefit too.

The Record of the Orally Transmitted Teachings states: “‘Joy’ means that oneself and others together experience joy.” (OTT, pg 146) True joy is when we and others enjoy happiness.

On this, President Ikeda says: “Happiness is something that we must each achieve for ourselves and experience in our own lives. But at the same time, one’s own happiness to the exclusion of others is not true happiness. Just being content with one’s own welfare with no concern for others is selfish. By the same token, brushing aside one’s own happiness and caring only about the happiness of others is not sufficient either. True happiness is a condition when both we ourselves and others are happy.” [2]

He also points out: “We cannot steal happiness from someone or attain it by sacrificing others for our own gain. It is something that must be shared – which is why I have always insisted that our happiness must not be built upon the misfortune of others.” [3]

We cannot live alone and isolated. Humankind has always been a community where we share joy and sorrow together. The thinking that helping others will only hurt our interests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terrible state that society is in today.

There is no life more noble than one dedicated to caring for and helping others, and enabling people to become happy.

Let us learn from this pandemic and transform this crisis into opportunity, and together build a society that realises happiness for both oneself and others!

[1] Pg 42 of this issue.
[2] FLOW No. 661 (01.10.2017), pg13–14.
[3] Ibid., pg 14.

Share